首页 > 使馆之窗
《新征程上的中国特色大国外交》 --驻伊朗大使常华在伊朗外交部国际关系学院的演讲
2024-01-08 22:28

【2024年1月8日,驻伊朗大使常华应邀在伊朗外交部国际关系学院发表演讲,主题为《新征程上的中国特色大国外交》。全文如下:】


尊敬的德什里院长,

老师们、同学们,

大家好!很高兴再次做客伊朗外交部国际关系学院。贵校是伊朗著名高等学府和“外交官摇篮”,培养了大批优秀外交人才,为推动中伊关系发展作出了积极贡献。习近平主席指出,国与国关系希望在人民,基础在民间,未来在青年,活力在地方。在座的各位学子精神饱满、朝气蓬勃,承载着伊朗的未来、中伊关系的未来。今天我愿同大家就中国外交和中伊关系等深入交流。

当前,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加速演进,世界之变、时代之变、历史之变正以前所未有的方式展开,世界进入新的动荡变革期。一是和平赤字不断加深。欧亚大陆战火重燃,地区局势持续紧张,热点问题此起彼伏,世界面临重新陷入对抗甚至战争的风险。二是发展赤字持续扩大。全球经济复苏乏力,单边主义、保护主义肆虐,一些国家构筑“小院高墙”、强推“脱钩断链”、鼓噪供应链“去风险”,经济全球化遭遇逆流。三是安全赤字日益凸显。大国之间信任缺失,恃强凌弱、巧取豪夺、零和博弈等霸权霸道霸凌行径危害深重,恐怖主义、网络攻击、跨国犯罪、生物安全等非传统安全挑战上升。四是治理赤字更加严峻。能源危机、粮食危机、债务危机等不断加剧;全球气候治理紧迫性凸显,绿色低碳转型任重道远;数字鸿沟日益扩大,人工智能治理缺位。全球治理体系越来越滞后于时代,亟待改革完善。

在中东地区,一方面,我们高兴地看到,中东国家和人民不断加强团结自强,努力推进发展振兴,积极倡导文明交流,致力维护公平正义,越来越成为世界多极化中一支重要力量。另一方面,中东局势中的不稳定、不确定因素仍然突出,部分国家动荡不安,巴以战火再起,制裁、霸权、干涉、双标等随处可见,弱肉强食、零和游戏、赢者通吃的陈旧思维在中东地区投下阴影。面对的一个日新月异的世界,现行国际秩序不适应时代发展的一面更加凸显,越来越难以破解人类面临的困局,人类又一次站在了历史的十字路口,面临“人类向何处去”的时代之问。

尽管世界面临这么多风险挑战,但中国认为,人类发展进步的大方向不会改变,世界历史曲折前进的大逻辑不会改变,国际社会命运与共的大趋势不会改变。对于“建设一个什么样的世界、怎样建设这个世界”,中国方案就是“携手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这是习近平外交思想的核心理念,体现了中国共产党人的世界观、秩序观、价值观,顺应了各国人民的普遍愿望,指明了世界文明进步的方向。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中国外交将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特别是习近平外交思想为指导,推动各国携手应对挑战、实现共同繁荣,推动世界走向和平、安全、繁荣、进步的光明前景。

——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以建设持久和平、普遍安全、共同繁荣、开放包容、清洁美丽的世界为努力目标,以推动共商共建共享的全球治理为实现路径。我们要坚持对话协商,尊重彼此主权和领土完整,尊重彼此核心利益和重大关切,尊重各国人民自主选择的发展道路和社会制度;我们要坚持共建共享,越是面临全球性挑战,越是面对国际威胁,越要合作应对;我们要坚持合作共赢,倡导普惠包容的经济全球化,让发展成果更多更公平地惠及各国人民;我们要坚持交流互鉴,各国各民族尊重彼此差异,不同文明要取长补短、共同进步;我们要坚持绿色低碳,人与自然共生共存,寻求永续发展之路,共同打造美好家园。

——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以践行全人类共同价值为普遍遵循,以推动构建新型国际关系为基本支撑。中国提出和平、发展、公平、正义、民主、自由的全人类共同价值,我们倡导平等有序的世界多极化,坚持大小国家一律平等,反对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切实推进国际关系民主化,推动全球治理朝着更加公正合理的方向发展。这一重要理念,汇聚了各国人民求和平、谋发展、盼稳定的最大公约数,超越了零和博弈、强权政治、冷战对抗的各种陈旧思维,成为引领时代潮流和人类前进方向的鲜明旗帜。

——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以落实全球发展倡议、全球安全倡议、全球文明倡议为战略引领,以高质量共建“一带一路”为实践平台。发展是安全和文明的物质基础,安全是发展和文明的根本前提,文明是发展和安全的精神支撑。中国提出全球发展倡议、全球安全倡议、全球文明倡议,从发展、安全、文明三个维度指明人类社会前进方向,彼此呼应、相得益彰,成为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重要依托,是解答事关人类和平与发展重大问题的中国方案。

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自2013年提出以来,已经从中国倡议扩大为国际共识,从美好愿景转化为丰富实践,从理念主张发展为科学体系,成为引领时代前进的光辉旗帜。10年来,从双边到多边,从区域到全球,中国同数十个国家和地区构建了不同形式的命运共同体,全球发展倡议、全球安全倡议得到100多个国家明确支持,全球文明倡议提出不久就获得多国积极响应。在卫生健康、气候变化、网络安全等人类社会面临的重大挑战领域,习近平主席也提出致力于构建命运共同体的中国方案,为妥善应对全球挑战、完善全球治理贡献了智慧力量。

老师们,同学们,

中国与中东各国命运与共。古老的东方和中东都是璀璨文明的发源地。两千多年来,延绵如练、交织成网的古丝绸之路把相隔遥远的两地连接在一起,诠释了“相知无远近,万里尚为邻”的佳话。双方在丝绸古道中相知相交,在民族解放斗争中患难与共,在经济全球化浪潮中合作共赢,在国际风云变幻中坚守道义,交往历史悠久密切,友谊积厚流光。

中东地区正在发生新的深刻变化。中东各国人民要求和平与发展的愿望更加迫切,追求公平正义的呼声更加强烈。中国始终支持中东人民独立自主探索发展道路,积极支持伊朗、沙特、埃及、阿联酋加入金砖机制,坚定支持伊朗加入上合组织。中国致力于与中东地区国家携手应对挑战、实现共同繁荣,推动中东地区走向和平、安全、繁荣、进步的光明前景。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同中东国家追求团结自强、探寻振兴道路的伟大实践不谋而合,共建“一带一路”倡议与“三大全球倡议”在中东落地生根,结出累累硕果。

——全球发展倡议和共建“一带一路”倡议推动中东发展繁荣。中东地区面临严峻发展挑战。美西方的长期干涉使中东这片热土沦为“大国博弈场”,一些国家错失发展机遇,长期面临经济困顿、物价飞涨、通胀高企、贫困率攀升等困境。中国大力同中东各国合作共建“一带一路”,落实全球发展倡议。包括伊朗在内的20多个中东国家同中国签署了共建“一带一路”合作文件,将其发展战略与共建“一带一路”倡议对接。过去10年,各方在能源、基础设施等领域实施了200多个大型合作项目,合作成果惠及近20亿人,中东各国真切感受到从“大写意”到“工笔画”的厚积薄发。

——全球安全倡议促进中东安全稳定。中国作为负责任大国,一直高举公平正义旗帜,倡导建立共同、综合、合作、可持续的中东安全架构,为推动地区热点问题政治解决贡献中国智慧、中国方案。2023年3月,在中国斡旋下,伊朗和沙特实现历史性和解,树立了通过对话协商化解矛盾分歧、实现睦邻友好的典范,带动了中东地区“和解潮”。新一轮巴以冲突爆发以来,中方一直在为和平奔走,为挽救生命努力。习近平主席多次就当前巴以局势阐明中方原则立场。中方据此向联合国安理会提交了《中国关于解决巴以冲突的立场文件》,提出推动全面停火止战、切实保护平民、确保人道救援、加大外交斡旋等建议。中国作为安理会去年11月轮值主席主持通过了本轮巴以冲突爆发以来的首份决议。为缓解加沙人道局势,中方分别向巴勒斯坦民族权力机构和联合国近东巴勒斯坦难民救济和工程处提供了紧急人道主义现汇援助,并向加沙地带提供了食品、药品等紧急人道主义物资援助。

——全球文明倡议深化中东交流互鉴。中华文明同中东地区多元文明都从其他文明中汲取营养助力自身发展振兴,为推动人类文明发展作出了贡献,树立起不同文化、不同信仰、不同制度国家间和谐相处的榜样。全球文明倡议一经提出,立即得到国际社会特别是中东国家的热烈欢迎。中国与中东国家都反对“文明冲突论”“文明优劣论”“伊斯兰恐惧症”。中国积极响应伊斯兰合作组织努力,推动第76届联大通过决议,将3月15日设立为“打击‘伊斯兰恐惧症’国际日”,呼吁促进各层级弘扬宽容与和平文化的全球对话。中国与中东国家文化交流合作日渐深化,人文交流蓬勃发展,学习彼此语言文化的热情持续升温。中国有十数所高校开设波斯语、阿拉伯语等课程,中东国家开设中文课程的学校已达230余所,有力促进双方文明交流互鉴、深化友好关系。

老师们,同学们,

中伊合作前景光明。两国同为文明古国,共同为人类文明进步作出了重要贡献。2000多年前的西汉时期,中国使者张骞的副使到访古波斯。13世纪,伊朗著名诗人萨迪记录下到中国新疆喀什的难忘游历。1971年,中伊两国建交。2016年,习近平主席成功访问伊朗,双方建立全面战略伙伴关系,掀开两国关系新的历史篇章。2021年,两国签署长达25年的全面合作计划,规划了两国各领域合作的蓝图。

中伊同属重要发展中国家,都肩负着推动国家发展振兴、实现人民对美好生活向往、维护国际公平正义的历史使命。双方在国际和地区事务中拥有广泛共同利益和相近立场主张,在联合国、上海合作组织、金砖国家等多边平台密切沟通和协作,为促进地区长治久安作出共同努力,维护国际关系基本准则和国际秩序,捍卫发展中国家共同利益和国际公平正义。

中伊同为具重要影响的国家,深化两国关系符合双方传统友好,符合两国人民利益,是中伊作为全面战略伙伴的应有之义,也有助于维护地区和世界的和平稳定。中方始终从战略高度看待和发展中伊关系,无论国际和地区形势如何变化,中方都将毫不动摇发展同伊朗的友好合作,推动中伊全面战略伙伴关系不断得到新发展,在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中为世界和平和人类进步发挥积极作用。

2023年是中伊交往史上重要一年,习近平主席同莱希总统两度会晤,达成一系列重要共识,两国元首共同擘画了中伊关系发展的蓝图。穆赫贝尔第一副总统阁下亲率伊朗代表团出席第六届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当前,中伊战略合作决心日益坚定,政治互信日益巩固,国际合作日益密切,务实合作日益深化,中伊民间交往日益丰富,人文交流精彩纷呈。

老师们,同学们,

今年是我出使伊朗的第5个年头,再次受邀来此演讲,深感荣幸。伊朗深厚的文明底蕴、璀璨的文化艺术和坚韧的民族性格都让我十分钦佩。这5年来,国际地区形势经历深刻复杂演变,但我见证了中伊关系始终稳定向前发展,中伊两国政治互信不断增强,务实合作不断深化,人文纽带日益紧密。这5年来,我走访了伊朗16个省。每到一处,我都受到热情友好的接待,都感受到伊朗地方和民间加强对华合作的强烈愿望,都体会到中伊合作互补性强,大有可为。

我想强调,中伊关系的生命力在于,它符合两国人民的根本利益,符合中伊稳定发展的长远需要,给两国人民带来了实实在在的好处。我有幸见证和参与了中伊关系的这些历史性时刻,能够延续中伊传统友谊,为中伊关系发展尽一份力,我感到无比自豪。我相信,中伊携手一定可以创造一个互利共赢、共同发展的光明未来。

中伊关系的未来就在在座年轻人的手中,需要你们这一代人去引领、去塑造,去开拓。常言道“百闻不如一见”。欢迎大家到中国走一走、看一看,更希望你们有机会作为外交官到驻华使领馆工作。我愿意同在座的各位一道努力,为中伊关系蓬勃发展做出更大贡献!让我们紧紧抓住发展的机遇,为中伊友好加油,为中伊合作添彩。

谢谢大家!


推荐给朋友:   
全文打印       打印文字稿